『赤腳走路很好,但這句話只說了一半』
上一篇文章教大家辨別「扁平足」,相信不少爸媽會提問,
在講這個議題之前,我們要先來探討「足弓」是怎麼生成的吧?
我們的腳底是由很多條細小的肌肉組成的,而當新生兒時期,
那要怎麼刺激足底的肌肉,幫助「足弓」發育呢?
我們不妨來做做看一個動作,將腳前掌的位置(大拇指根部)出力往下壓(
沒錯,就是這種反覆「腳底內縮」的動作刺激腳底的肌肉,
什麼時候會出現這種「腳底內縮」的動作呢?
試想,在1. 平地 或是 2. 沙地、草地 較容易誘發這個動作呢?
答案是......2. 沙地及草地。你答對了嗎?
沒錯!當我們去乾淨的草地、
相對地,「硬且平」的地板,不但無法有效的刺激腳底肌肉,
**補充說明1:『長時間』是指除了在家裡的時間外,有些孩子因照顧者方便,會赤腳在車庫或是店裡走路,不穿鞋子的時間幾乎是一整天。
**補充說明2:國外建議赤腳走路並不一定適用於台灣,台灣綠地的面積相對於一些國家,仍顯得不足。
袋鼠媽媽的建議:
❶ . 一歲之前不用穿鞋,
❷ . 應避免寶寶「長時間赤足」在又平又硬的地面上行走甚至跑跳,
❸ . 如果寶寶是扁平足的高風險群,在寶寶開始學走路時,
❹ . 請幫寶寶選一雙合適的鞋子及襪子,
❺ . 平常就要養成寶寶運動的習慣,以刺激腳步的肌肉發展。
❻ . 到戶外如果有乾淨的沙地或泥地,不妨讓孩子赤腳踩踩,
最後,幫大家補充說明扁平足的高危險群有哪些?
❶ . 爸媽有扁平足:這應該是造成扁平足最強大的原因了,
❷ . 先天性張力低:有些孩子先天性肌肉張力低,
❸ . 關節活動度過好(Hyper-mobility):
以上,如果對您有幫助的話,請幫我的文章按個讚 !
袋鼠媽媽 小兒治療師:
關注➕粉絲團:【FB:袋鼠媽媽粉絲團】
⌛ 延伸閱讀:
下一篇:4. 拒絕扁平足,提升動作表現,物理治療師教你怎麼做?